刘连贵:促进玉米市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18/9/14 9:07:13粮油市场报收藏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生产原料,同时也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品种,是饲料工业和畜牧行业生产的主要投入品,也是玉米深加工等工业行业的重要原料,涉及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在9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连贵认为,促进玉米市场健康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积极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刘连贵表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加快推动玉米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方面,通过过去几年引导玉米种植的调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种植结构趋向合理。
“自2015年启动‘粮改饲’以来,到今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3亿元,覆盖17个省区450个县,今年的‘粮改饲’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到1200万亩。”刘连贵表示,从效果来看,“粮改饲”的实施有力拉动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双赢的目标。他算了一笔账:玉米可使奶牛的日产奶量增加3公斤,肉牛的饲料成本降低900元,肉羊的成本每头降低40元左右,在促进循环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刘连贵认为,当前畜牧业工作正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以增效为着力点,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以增值为着力点,加快塑造产业新形态,
以增效为重点,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情况,刘连贵介绍说,在调结构方面,引导畜牧养殖业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转移,生猪存栏量调减了2300万头,形成南猪北进西移、蛋鸡南下的趋势。“在产业结构方面,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达到了58%,朝着节粮的方向发展。”刘连贵表示,当前“一猪独大”的情况得到缓解。玉米产业政策的调整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玉米市场建立起了合理的价格机制,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激发了市场,释放了库存,也减少了进口。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下降,与玉米比价的关系出现逆转,进口量将呈现下降趋势。”刘连贵分析说,玉米产业发展关系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式,玉米的供求形式关系着饲料产业的格局,关系着饲料企业的盈亏,所以研究玉米问题是饲料从业者的一个必修课。
责任编辑:戚燕娣
- 业界精英聚鹭岛共绘中小粮企发展新蓝图2019/2/18 10:28:19
- 鲁花集团荣获烟台市“十佳功勋企业”称号2019/2/15 10:44:48
- 打造“桂字号”牌子广西发展粮食千亿元产业2019/2/15 9:45:55
- 光大光子: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职能助市助企彰显企业价值2019/2/14 17:04:04
- 黑龙江省桦南县玉米收入险试点项目完成理赔2019/2/14 10:09:03
- 贸易战蚕食大豆种植利润,玉米吸引美国农户2019/2/13 9:23:55
-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玉米价格底部确立2019/1/31 10:52:21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