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9-29
2020-09-29 第0607版:专题 【字体】大 |默认 |
浙江

“五优联动”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138
□本报记者孟鹏    近年来,浙江省把“五优联动”作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倒逼、企业运作,打造“浙江版”的优质粮食工程,推进了粮食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了粮食安全。
    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浙江省粮食产需缺口较大,为鼓励本地粮食生产,浙江实行收购价远高于市场价的订单粮食收购政策,但该政策在稳定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粮食生产和储备与市场消费脱节的问题,大量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没有成为居民碗中的口粮。
    为此,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深化收储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现了产购储加销五个环节真正联动。通过重构粮食产业链,发挥流通的激励引导作用,形成“优粮优价”市场化收购格局,促进“优粮优产”“优粮优加”;此外,积极践行优储适需、储为所用原则,提出储好粮、卖好价的思路和对策,调整优化储备品种结构,把晚稻储备比例提升至30%以上。积极推行绿色和科技储粮,先后建成气调储粮仓容330万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40万吨,逐步实现绿色仓储全覆盖。
    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维亮在日前召开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省在推进‘五优联动’工作中始终坚持市场化路径,以市场机制激活了粮食储备、财政资金和市场主体资源,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产业发    展,2019年全省粮食产业产值增加10.7%。”据介绍,浙江省通过改革储备粮轮换机制,盘活部分储备粮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实现粮食产业各环节的良性循环。试点地区安排一定数量的地方储备规模,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试点加工企业,实行一年一轮换。由试点加工企业选择优质晚稻品种,引导农民规模化连片种植优质晚稻,并按照“优质优价”原则确定收购价格,由此激活了储备的本质功能。
    在激活财政资金上,通过实施“五优联动”,仅2020年浙江省储备粮公司2万吨储备,就锁定轮换价差减少财政支出1167.74万元,节省的资金用于保障其他粮食安全方面工作,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通过“优粮优购”,进一步激发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根据2019年品质测评报告,浙江省晚稻优质品率达到44%,同比提高193%。加工企业通过参与“五优联动”,减少了短期大量粮食收购资金周转,降低了企业和粮食保管成本,同时掌握了稳定的优质粮源,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9年,浙江省组织16个市县和省级有关企业开展“五优联动”试点工作,通过一年的实践,形成湖州市空仓招标、省储备粮公司储备竞标为代表的多种试点模式。全省试点主体中优质晚稻订单达到5万吨,为种粮农民增收2700多万元,为企业节省成本共计1200多万元,为财政减少差价损失2200多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盈利、政府减亏、消费者获益的共赢目标。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