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5-28 第06版:粮食经济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上海崇明:一个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进阶之道 |
|
|
|
|
|
|
□胡立刚李伊霖 一个自营规模不到5000亩的粮食专业合作社,继去年售出1.5万吨崇明大米后,明确提出新目标,即3到5年内实现崇明大米销售超过3万吨,这在生态岛崇明的农业产业史上是浓重的一笔。这个合作社,就是一心一意在上海市崇明区经营崇明大米近20年的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 能种出优质崇明大米、规模超过5000亩的合作社不少,年销售超过5000吨的合作社凤毛麟角。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走出了怎样的进阶之道? 建链强链是粮食专业合作社的“里子” 上海地产优质大米有“身处闹市少人识”的尴尬。隔了一条长江的崇明大米,绿色认证率超过90%,香软糯的品质一点也不输上海市场各类品牌大米,因为得不到品牌的有效加持,好品质难卖出好价钱,这是崇明区粮食专业合作社经营者们的共识。 “合作社规模化、机械化看似解决了种植端的效率问题,如果没有产业链,解决不了经营效益问题,合作社只有不断强化产业链,才能获得确定的效益,走上产出、积累、投资、再产出、再 积累、再投资的良性发展道路。”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久说。 自建产业链,不断强化产业链,是齐茂合作社自2007年以来始终坚持的成长道路。 2007年,应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惠军村的邀请,在水稻种植领域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宋永久成为齐茂合作社的掌门人,经营村里的1000亩水稻。2010年率崇明区粮食专业合作社之先,投资大米加工厂,自营规模也因此稳步扩大。2017年销售大米超过1000吨之后,合作社再次大手笔投资机器、设施,包括日加工能力达200吨的稻米加工生产线。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了18年,齐茂合作社的产业链覆盖面积由初期的1000亩扩大到如今的4万多亩。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大多见证了齐茂合作社成长、壮大过程,把该合作社发展的理念总结为推动崇明稻米产业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型的共性理念,并形成了如下共识:从事都市稻米产业,优势和劣势一样明显,能一步一个脚印落实产业链强化产业链,才是有“里子”,政府帮扶看重的是“里子”不是“面子”。 创牌强牌是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底气 从2010年建起小小的大米加工厂,年销售 从0的突破到售出1000吨,齐茂合作社努力了7年。从年销售1000吨到1.5万吨,差不多也是7年。从农业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同为7年,前者是创品牌阶段,后7年,是品牌成长提升的过程。 两个阶段共14年,齐茂合作社在创品牌、强品牌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样的经验和觉悟?“销售量大幅度提升,是品牌建设恰如其分的效应,这得益于合作社早早认识到合作社品牌、大米产品品牌不是全部,还需要区域公用品牌的反哺。因此,我们把共建区域公用品牌和深化企业品牌建设两条腿走路贯彻到实践中了。”宋永久回忆。 2019年,“崇明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年,齐茂合作社获得“崇明大米”地理标志授权。在齐茂粮食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宋家坤看来,这是齐茂合作社积极参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并第一时间获得反哺的结果。 中国农业品牌化进程中,上海地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比较明确的路径,即政府引导,区域内大米企业品牌和大米产品品牌合力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10年,齐茂合作社建成大米加工厂,成功注册了“天麗久香”大米品牌。 2014年,又注册了“齐茂”合作社品牌。虽然没有办法量化“天麗久香”和“齐茂”品牌助力“崇明大米”品牌建设的贡献,通过崇明大米业界人士的口碑,2022年宋永久荣任崇明大米产业协会 首任会长,并推动崇明米业集团的组建发展,齐茂合作社在崇明稻米品牌建设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力是相当突出的。 在大米加工厂包装车间,只见两条生产线都在运转,一包包真空包装大米从生产线传送带上送达指定位置,由机器人抓取并堆放好。简易的产品堆放空间堆满了多种包装的大米,除了齐茂大米,还有崇明大米、清美大米、融雪大米、米老板大米。 这些年,合作社一手抓自有品牌营销,另一手抓贴牌销售。去年,合作社自有品牌经营额超过了20%。“贴牌销售当然不是理想的经营模式,但是现实的选择,能多销崇明大米,能多为种植户增加收入,为什么不做?”宋家坤说,“接下来,我们将强化企业品牌。” 共享共富是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品格 上海师范大学董彦君教授团队主要从事功能性水稻育种,长江隧桥还没有开通前,就和齐茂合作社开展了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说,齐茂合作社从经营之初就实践着依靠科技创新的理念。 “我们在大米品牌建设中依靠发扬组织属性取得了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成为强势品牌,还是 得依靠科技创新,依赖独特品种培育,近两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宋永久介绍。 培育出符合崇明生态环境的品种,从而奠定崇明大米的品质差异化,是崇明上上下下的共同追求,齐茂合作社通过跟上海市稻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团队合作培育特色稻米品种,起到了公认的引领示范作用。 齐茂合作社在创新过程中收获稳健发展的同时,以独有的方式阐述“务实”,即合作社务实发展,合作社为务实的人提供发展平台。 和董彦君的合作,齐茂合作社的付出远远超过收获。只要董彦君有想法,齐茂合作社就大力支持,不仅为育种提供田块设施,还帮助落实田间作业和管理,开支并不少。对此,宋永久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在公开场合表达为干实事的人提供平台的态度,获得各方敬重。 在宋永久看来,齐茂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扶,多帮种植户卖出一斤崇明大米,让种植户每亩收益多几十元,这就是共享共富,为实实在在推进崇明、上海稻米产业发展的各类群体提供发展平台,也是共享共富。 没有理由怀疑,随着合作社创新、务实、共享形象的日趋完善,口碑由近及远传播,“齐茂”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势必水到渠成,合作社品牌资产也必将日益丰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