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7 第02版:视野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淇花年产20万吨智能化车间正式投产 |
|
|
|
|
|
|
□本报记者郝瑞 为深入了解高油酸花生产业链发展现状,9月5日,以参加“河南高油酸花生产业链调研行暨全国财媒看淇花”活动为契机,记者深入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高油酸花生种植生产基地,了解其产业链发展模式。 当日,淇花公司食用油年产20万吨智能化车间正式投产启动。该项目新增投资1.3亿元,累计投资约3亿元,年产20万吨,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1.5亿元,将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高油酸花生油智能化车间。这一项目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淇花公司在食用油生产领域迈出新的一步,更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食用油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探索绿色智能生产新模式 实现高效节能 2023年5月,《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建设1000个智能车间、400个智能工厂、300个绿色工厂。 今年5月,河南省工信厅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河南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标志着河南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序幕正式拉开。 活动当天启动仪式上,淇花公司董事长连建伟表示:“此次启动智能化车间项目,是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淇花食用油年产20万吨智能化车间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覆盖了原料筛选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设备数达到68余台。 采取使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以及实施能源回收利用等措施,项目能够实现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进而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连建伟说,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对淇花公司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使油品品质更加稳定而卓越;同时,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如同一位精明的管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能耗,让淇花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游刃有余。 坚守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之路,是淇花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不变信念,也是传统生产企业焕发生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近期,消费者对于食品特别是食用油质量安全保障尤为关注。淇花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确保食用油质量和安全。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该项目有望促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同时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此举不仅将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形成更加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坐拥农业大省丰厚资源 产业前景广阔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油料产量达到645.46万吨,稳居全国第一,占总量的近19%。 淇花公司成立20余年,已经拥有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淇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芝麻合作社、花生产业协会、河南省植物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8家上下游实体企业,形成了产业化集群。 目前,淇花公司的产品矩阵已覆盖28个品类,其中高油酸花生油产能居全省首位,并制定了全国首个企业标准;植物食用油综合产能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淇花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项目,不仅能够提升河南省食用油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全国食用油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一项目,无疑为全国食用油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驱动。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助力农民增收 在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后,该项目将直接或间接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油料作物种植规模扩大后,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连建伟表示,下一步,淇花公司将继续深耕高油酸花生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共创农民与村集体的双赢局面,最终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油、健康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