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7 第04版:商道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海垦集团:土特产“链”上新食尚 |
|
|
|
|
|
|
□邓钰 近年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集团)坚持“农垦姓农”,带领旗下企业将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作为农业提质升级的一大引擎,全力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增值大文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精深加工 位于海口琼山区的海南农垦胡椒生产车间,标准化生产线等设施一应俱全。 来自田间地头的胡椒粒,经过研磨萃取、净化杀菌等多道工序和严密检测后,变成辛香扑鼻的胡椒制品。 “我们目前有黑胡椒、海盐胡椒、白胡椒等系列产品,还成功研发出胡椒酱、腌渍胡椒鲜果、胡椒饼干和胡椒根等一系列衍生食品,丰富了胡椒的产品线。”海口东昌胡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精深加工加持下,一粒粒胡椒从过去装在麻袋里兜售的大宗贸易品,成为舌尖精品。 小胡椒“链”上精深加工,不仅成为网络爆款,创下了抖音直播间年售近900万元的佳绩,还实现“出海”,近期签下2.5吨新加坡订单。 这并非孤例。开发“土特产”多种功能、深挖农业多元价值,海南农垦用深加工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农产品的市场大门,让一款款“土特产”成为火热潮品。 “我们将明确方向,充分打造热带作物、热带水果、禽畜产品等集群。”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农垦将结合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品牌创建,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布局优化、主体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海南农垦食品产业集群。 推农向食 围绕产业禀赋“推农向食”,本质是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文章。 “推农向食”就是通过农副产品食品化 与普通食品功能化的提升过程,摆脱“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禽变肉”的简单加工,充分挖掘农食产品的特色、消费行为与利用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全产业链经济价值总量。 “我们希望打好‘旅游牌’,挖掘消费场景,解决加工产品高同质化问题。”海南农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围绕市场需求,针对年轻化消费群体和旅游消费场景,推出椰香系列果茶产品,产品融合了海南特色椰子风味,制成椰香绿茶和椰香红茶两款产品,填补市场缺乏热带风味果茶产品的空白。 无独有偶。针对伴手礼消费需求,海垦猪业公司围绕“开袋即食”的使用场景,以本地黑猪为原料,成功推出了黑猪赤烧等特色新品,丰富产品供给,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海南农垦各相关企业还将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形态与消费方式,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群体、场景的需求。通过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倒逼相关企业向营养健康转型,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科技赋能 产业链条向哪里延伸,精深加工如何破题,科技是关键变量。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加工链中创新链的一环,有助于农产品整体价值链的打造。 8月18日,在澄迈县福山镇,海南农垦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一期)项目里,一 条从蛋鸡养殖到鸡蛋包装全覆盖的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高速运转。 海南农垦海津益佳牧业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校紧密合作,与省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协同创新,研发出“叶黄素鸡蛋”和“藻源虾青素鸡蛋”。 农产品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海南农垦各企业坚持科技赋能、挖潜增效,激发农产品科技创新活力。 在海垦好生活超市里,“海垦福猪”系列产品种类齐全,从传统的猪肉白条,到狮子头、蒜香排骨等方便快捷的预制菜,再到应季推出的“海垦福粽”,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上新。目前,该公司已构建起多元化产品矩阵,不仅推出多种类鲜肉产品,还创新开发20余款深加工产品,拓展“新赛道”,成功研发黑猪椰子饭和腊肠腊肉等多款新品,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选择。今年截至7月底,“海垦福猪”系列产品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 产业“链”得牢,一批批海南农垦特色农产品在延链补链强链的助力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强了产业,富了百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