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14 第08版:农发行视窗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江西分行:赣鄱大地绘盛景乡村画卷日月新 |
|
|
|
|
|
|
□刘杭昆 1994年12月29日,农发行江西省分行正式成立。三十年来,江西分行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赣鄱大地的沃土上留下了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的坚实足迹。截至目前,江西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1万亿元,2023年对公贷款余额和净增额均列全省金融同业第一,2024年1月对公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贷款余额较成立初期增长41倍,各项业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绘就了一幅支农强农惠农的壮美画卷。 金黄稻浪 展现繁忙丰收景象 自成立以来,江西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粮食收储及调控政策,持续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粮油贷款余额从建行初期的111.32亿元增至2023年末的383.91亿元,增长3.4倍,全力守护“赣鄱粮仓”。 保障收购资金供应。按照“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全力保障各级储备粮油增储轮换信贷资金供应,加大市场化收购资金供应,积极支持省内粮油收购。近五年来,累计投放各类粮油购销贷款581.97亿元,平均每年支持收购粮食占全省收购量50%以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市场保供稳价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主动顺应粮油收储政策改革,支持储备企业成品粮储备,服务全省重要农副产品供给,积极支持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及粮油流通体系建设,持续擦亮“粮食银行”品牌。充分运用订单贷、定购贷等供应链信贷模式,支持粮油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积极支持现代种业工程和种子库建设,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优质企业经营模式拓展创新,推动“江西好粮油”“稻谷区域品牌”“赣鄱正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扎实推进农田建设。投放贷款13.73亿元支持的浮梁鹅湖地区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获评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近五年来,江西分行与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积极拓展“农地+产业”信贷模式,累放农业现代化贷款760.88亿元,厚植“农地银行”品牌,助力江西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步伐。 蓝图共绘 迎接幸福小康生活 昔日的江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江西分行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全行全力全程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末,扶贫贷款余额1135.99亿元,投放额和余额连续5年保持全省金融同业第一,连续5年在定点扶贫考核中获得“好”的最高等次,辖内4家分支机构获评“江西省金融精准扶贫贡献奖”,3名员工获评“江西省金融精准扶贫作为奖”。 争当金融扶贫先锋主力。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脱贫攻坚期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660.23亿元,支持脱贫攻坚重点项目442个,惠及贫困人口565.85万人次。聚焦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83.75亿元、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54.86亿元,惠及搬迁安置人口23.28万人次,帮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后,江西分行设立专职部门,聚焦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对18个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2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末,累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贷款2572.02亿元,贷款余额2022.38亿元,帮助脱贫地区改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绿水青山 映衬美丽乡村图景 江西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助力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 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紧密对接江西美丽乡村建设,近五年累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624.29亿元,支持项目159个,持续加大对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累放农村路网贷款219.33亿元,支持项目144个,加大力度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大力支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补齐城乡融合基础设施短板,近五年累计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193.81亿元,支持项目308个。截至2023年末,江西分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贷款余额达到2003.97亿元,占贷款余额总量近47.4%。 积极实践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大力支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和“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近五年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492.21亿元,助力构建长江经济带江西绿色生态廊道。截至2023年末,绿色信贷余额1159.64亿元,近五年净增747.2亿元,成为全省首家绿色信贷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的金融机构,擦亮了“绿色银行”品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