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4 第02版:视野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从高产到优质 吉林大米的种子“变革” |
|
|
|
|
|
|
□本报通讯员孙凌伟 春末夏初的吉林大地,到处是一片农耕的繁忙景象。 对于松粮集团“吉粳830”的水稻种植户来说,忙碌之余还有另外一重惊喜———该品种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完成的“2025年度超级稻品种评审”中,被认定为“超级稻”。这意味着,秋收时节,由该种子孕育出的吉林大米,不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口感上的美味,还将实现产量上的大幅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吉林省被确认可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仅有两个,另一个是“吉粳 88”。 大米好不好吃,与它的品种、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种植方法等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品 种,更为重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然而,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之初,品种多而散,缺少代表性品种,基本上是农民种什么企业收什么。自2013年启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程之后,依托东北黑土地的天然禀赋,吉林省率先开展稻米食味品质研究工作,构建稻米优良食味评价体系,成功将大米“食味值”这一核心指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高效聚合高产、抗逆基因,成功培育出“高产”与“好吃”兼得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类。 “为了让超级稻既高产又美味,我们团队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实现了最终突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吉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严永峰介绍,“吉粳830”自2012年进行杂交组合配置以来,经历两次“南繁”、十代培育,最终在2020年通过品种审定,综合性状非常优良,兼具食味品质高、抗倒性强、产量高等多重特点,让其迅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在2023年和2024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测产中,分别创下23454斤/公顷和23691斤/公顷的超高产量。 “这次被认定的‘吉粳830’,就是‘吉林圆粒香’的标杆品种。而我们团队研发的以‘吉粳88’为代表的‘吉林小町’米,也一直是吉林省水稻主导品种。”严永峰说,吉林省农科院的育种目标始终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培育出的“吉粳511”“吉粳515”“吉粳528”“吉粳816”“吉粳575”“吉粳596”“吉粳830”等7个食味明星品种,多次在国内外稻米食味鉴评舞台上大放异彩。2024年,在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主办 的“中日优质食味米鉴评会”上,“吉粳575”食味超过日本新潟越光大米,夺得食味“最优秀奖”;“吉粳596”“吉粳830”食味与新潟越光不分伯仲,获得食味“特别优秀奖”。 从种子研发到种植优化,通过众多像严永峰及其团队一样的科研人员的努力,让吉林大米实现了品质与产量的双赢。未来,随着品种的持续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推进,吉林大米必将在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让更多人品尝到这片黑土地孕育的美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