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6-26
2025-06-26 第04版:粮史 【字体】大 |默认 |

中国茶的历史影响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993
□穆闯录樊志民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饮茶人口超过20亿。国际社会对茶和茶文化的普遍接纳,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交融互通。

源自中国 全球共享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4000年前,中华先民就掌握了茶的品性,并开始饮茶。西汉时期,茶叶的商品属性凸显,成为市场的新宠。
    作为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丰富的茶资源。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23属、380余种,中国有15属、260种。历史上,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主要有文化吸纳、朝贡赏赐和贸易互换三种模式。其中,贸易互换模式主要是域外商团到内地或者港口商铺采买茶叶,或者中原地区的商帮向外开拓市场之际,进行长距离贩运售卖,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唐朝初年,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史书《三国史记》记载,遣唐使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朝鲜半岛,种植在地理山下的华岩寺周围,后来逐渐扩大种植范围。唐朝中期,在浙江研习佛法的留学僧返回日本时,将从天台山上采摘的茶籽播种在京都附近的神社,并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上流社会。
    南宋时期,阿拉伯商人从泉州港将茶叶运至中东等地。明万历末年,中国使者将几箱茶叶赠予俄国沙皇,饮茶之风在俄罗斯开始流行,茶叶迅速成为中俄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16世纪初,葡萄牙人从中国带回茶叶,紧随其后的荷兰、丹麦、法国等国也大量贩运中国茶叶。由此,饮茶之风开始席卷西欧,茶与糖的混合饮品一度成为日常交际不可或缺之物。
    
文明互鉴 文化共荣
    在数千年与茶相伴的岁月中,中国人熟练地掌握了栽培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艺,孕育出以谦、和、礼、敬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茶圣陆羽手持一部《茶经》,唱响中华茶文化的号角;白居易赋诗《山泉煎茶有怀》,道出文人墨客的纯净心境;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十数味药茶,凝聚高超的生存智慧。
    在长期的文化传播和文明交融进程中,中国茶沿着丝绸之路,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也将谦、和、礼、敬等理念推向全球,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传播的重要象征。
    朝鲜半岛得中华茶文化风气之先,在高丽时期已将茶融入国家和社会礼制,形成王室朝廷茶礼、寺院茶礼、两班茶礼等。
    日本茶道与禅宗深度融合,成就“料知茶味同禅味,吸尽松风意未尘”的意境。风格独特的茶室建筑、庭院设计、茶具艺术等,更是成为日本建筑和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罗斯,以茶为原料制作出花样繁多的传统美食。在英国,喝早茶和品下午茶流行于王室乃至平民生活日常。阿拉伯世界在得到中国茶后,更是逐渐用茶代替了一些刺激性饮料。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